德国友人首次入选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8月15日,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活动,成为首次入选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外国友人之一。他表示,其家族四代人与中国已建立联系长达170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利用自己的德国国籍
8月15日,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活动,成为首次入选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外国友人之一。他表示,其家族四代人与中国已建立联系长达170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利用自己的德国国籍
1938年2月,一艘德国邮轮缓缓驶离南京港。甲板上,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人紧攥着皮箱,箱中装着2117页用德文书写的日记。这位纳粹党员不会想到,他记录的蚕豆分配清单、日军暴行时间、难民合唱的歌词,将在59年后成为东京审判庭上击穿日本右翼谎言的子弹。
今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第四批传承人颁证仪式,首次纳入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理查德·布莱迪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等国际友人后代。他们将通过跨国证言、史料整理等方式,持续揭露历史真相。
2025年8月15日,约翰·拉贝先生的后人托马斯·拉贝先生在抖音正式发布了第一个视频,他表示自己回到了拉贝故居,将会和中国朋友们讲述爷爷的故事。
舍尔•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1897-1978),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20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即被美国联合基督教布道会授予传教士资格派往中国,在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任教。
8月15日下午,“我从不停止呐喊——拉贝与《拉贝日记》”新书分享会在上海徐家汇书院举行。值此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纪念日,《拉贝日记》(修订版)译者刘海宁与钦文齐聚上海,围绕这部承载民族伤痛的历史巨著,展开了一场关于翻译、真相与人性的深度对话。
1894年甲午战争打完,日本从中国拿走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这笔钱够当时日本花四年多。后来他们发现欺负中国能暴富,胃口越来越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搞起了殖民实验。那时候中国人得说日语,学日本历史,给天皇磕头。要是老师敢教中文,轻则失业,重则失踪。
8月15日,“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南京大屠杀研究系列书刊推介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季铁军出席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中国人民长达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也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然而日本这一日的无条件投降,却并不意味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80年来,以日本极右翼为代表的军国主义余孽,依然不遗余力地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淡化投降。在日本的教科书上,这一天一直以“终战日”而非“投降日”存在。
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开馆40周年。开馆40年来,纪念馆占地面积从2.5万平方米扩至10.3万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从不足100件(套)增加至10.6万件(套);年参观人数从10万人次到超过600万人次,总人数达1.5亿人次。
80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期间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一份·影像资料日军占领宛平城1937年7月7
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15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6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其中包括两名国际友好人士。
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八十周年,日本人非但没有反思自己侵略他国的血腥罪行,反而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称赞那些对外侵略过程中的战死者为民族英雄。德仁天皇和首相石破茂共同领衔出席活动,除了表达追思和哀悼,还声称要把战争的教训深刻在心。
随着《南京照相馆》、《731》等影片的问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以艺术形式得到了新的传播。这些作品不仅呈现了历史真相,更以情感力量引发了公众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层思考。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全球多地陆续上映之际,记者来到位于日本东京的和平祈念展示资料馆外,以“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为问题,采访了一些刚刚走出展厅的观众,得到以下这些答案:
80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期间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举行悼念仪式,约翰·拉贝的孙子、历史亲历者后代、国际友人共同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献花。
年轻人在暴行照片前“眼眶发红”,坦言无法想象祖辈暴行,并对教科书淡化历史感到羞耻。
1995 年的一场南京大屠杀图片展,让张纯如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彼时的她,已收到多所美国大学的教职邀请,安稳的学术生涯近在眼前。可展厅里,日军暴行的照片像重锤砸在她心上 —— 被当作刺刀靶子的平民、堆满街巷的尸体、幸存者眼中化不开的恐惧,让她根本无法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