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吸引6亿人次的革命纪念馆,如何“圈粉”年轻人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最近几年,大家有没有发现,关于二战历史的讨论,好像越来越模糊不清了?有人开始说慰安妇是自愿的,有人说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没那么多,还有人干脆把战争的起源说成是“误会”……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可能不是单纯的观点不同,而是——有一股力量,在花大钱重写历史。
1937年12月的南京城,寒风刺骨。日军的飞机时不时掠过上空,洒下雪片般的劝降传单,上面写着“日军三日内破城”。城南,卖馄饨的王老汉蹲在灶台边,看着传单直叹气:“往哪逃?这一担馄饨挑子就是全副家当,出了城,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1937年深冬的南京城,当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破城门,一种名为“绳圈屠杀”的虐杀方式成为无数幸存者终生的梦魇——粗麻绳如毒蛇般缠绕人群,被圈中者意味着即刻赴死。
近日,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部由申奥导演,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的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真实罪证影像,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向观众展示了那段惨痛的历史。然而,电影
1937年12月的南京,秦淮河水染成暗红。日军第16师团的士兵端着刺刀冲进街巷,见人就砍。有个叫东史郎的士兵在日记里写:“我们像饿狼扑向羊群,老人小孩也照杀不误。”这支后来被称为“南京杀人最多的日军部队”,28年后在太平洋战场向美军投降时,只剩3000多活人。
他不顾自身安危,在血海尸山中奔走记录、四处营救,甚至拍电报给希特勒,请求干预这场灾难。
魏特琳(1886-1941),中译全名明妮·魏特琳,中文名华群,美国人。1886 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西科尔小镇。6岁时,其母亲因病突然去世,使她过早地承担起家务。尽管这样,她还是通过一边做工一边读书的方式,读完了中学。17岁时正式皈依基督教,成了
9月29日,《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约翰·拉贝等德国人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主题展览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11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22件(套)实物展品,并配有视频、音频资料及2处场景互动装置。通过“二战中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人道主义救援”“维护和
张纯如,华裔女作家,生于美国新泽西,祖籍江苏淮安。28年前,她以一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二战中国战场苦难真相,首次推至西方公众视野。她用文字击破沉默,却也因长期直面历史的残酷,在2004年选择结束生命,年仅36岁。
张纯如,华裔女作家,生于美国新泽西,祖籍江苏淮安。28年前,她以一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二战中国战场苦难真相,首次推至西方公众视野。她用文字击破沉默,却也因长期直面历史的残酷,在2004年选择结束生命,年仅36岁。
先说清当天。1937年12月8日晚,南京郊外风硬,炮声逼近,灯火东一串西一簇。城里睡不着的不是一两家,守军的无线电也没消停。命令来来回回,撤、守、再撤,谁真能把城门兜住?
◆ 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阅读更多>>>
记者9月29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熊淑兰于9月27日离世,享年94岁。
反映抗日战争的书籍很多,数以万计(仅我馆馆藏就有近400种)。我们将分“史海钩沉”、“风云纪实”、“文苑英华”、“探赜索隐”、“图像留影”、“八方回声”六个板块向读者朋友们作一些介绍。
一直以来,一些中国人始终有恐日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抗战时期国军的软弱无能,连连战败引起的。比如当时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日军731部队残害中国人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给国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恐怖。而实际上中国人的恐日心理实属多余,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人战胜日本人
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中,南京大屠杀成为最触目惊心的篇章。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随即展开长达六周的屠杀和掠夺。遇难者人数超过三十万,其中大量平民和战俘遭受无差别杀害。